農歷七月,在民間被稱作 「鬼月」,整個鬼月中,不只有七月初一的「開地門」,還有七月初二「開天門」、七月十五「鬼節」、七月三十「關地門」等幾個大日子同樣需要注意。進了七月,就要開始「講規矩」了。
七月為何叫「鬼月」?
七月為鬼月,真不是隨便命名的。七月的「七」,相當有講究。你看,我們喪禮中就有「燒七」一說,比如:頭七、三七、五七等,都是以「七」為周期,每七天一祭,這些都跟「陰」相關聯。
《說文》中記載:「七,陽之正也。從一,微陰從中衺出也。」意思是說,「七」有陽氣鼎盛、陰氣初生的轉折點的屬性。它是一個充滿張力、陰陽交錯的臨界數字。
我們再看《易經》中的記載:「反復其道,七日來復,天行也。」。這個「七日」的「七「是一個象征性的周期,也有「期」的含義,代表著一個完整的循環過程。從陽氣開始衰退,到陰氣達到頂峰,再到陽氣重新回歸,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