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上墳帶3樣,家興人丁旺」,4月4日清明,上墳要帶哪3樣?先了解。大家好我是傻姐美食,奶奶總說清明是「春天的眼睛」,當田埂上的苦菜冒出黃花,灶台上的蒸籠就該飄起艾草香了。清明這節氣來得巧,總在春分后第十五天。老輩人說這是「氣清景明」的好時候,可您知道麼?咱們現在過的清明,其實是三個古老節日攢出來的「三合一」。
最早得從兩千多年前的寒食節說起。春秋時期晉文公為紀念忠臣介子推,下令在他罹難之日禁火寒食。那會兒老百姓真就啃冷食,直到現在山西部分地區還保留著清明吃涼粉的習俗。到了唐代,寒食掃墓成了風尚,白居易詩中「烏啼鵲噪昏喬木,清明寒食誰家哭」說的就是這場景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