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二月二,龍抬頭;三月三,軒轅生」!在農村人認為,二月二這天是一個吉祥喜慶的日子,北方人稱其為「青龍節」,南方人稱為「踏青節」,這天后將迎來萬物復蘇、春暖花開的景象,農民會借機春耕,龍王也會降雨,正好符合了「春雨貴如油」的說法。
古人認為,龍是百蟲之長,有「興云雨、利萬物」的職責,而二月二這天為堯王的誕日,因而百姓都會在這天祈禱慶祝,希望龍王能夠降下春雨,以便于風調雨順、一年好豐收。
「龍抬頭」的說法最早于伏羲氏時期,但它的主要由來其實和古人的星象崇拜有很大關系,到了周武王時期,「龍抬頭、要耕田」就成了國策,君王要求所有文武百官都要親耕。
到了唐朝時,皇宮內也會展開「挑刺活動」,以表達對農耕的重視。元代時,這天又被稱為「尹青龍」,大家都會出門挑水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