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月初九,民間有「天公生」「拜天公」「上九日」等俗稱,是華夏文明中唯一以祭拜玉皇大帝為核心的傳統節日。西晉《晉書·五行志》中已有「天公誅謫汝」的民諺,可見其信仰根基之深。在閩南、台灣、馬來西亞等地,初九祭天的隆重程度甚至超越春節,當地老人常言:「敬天的人,天必敬之。」人們以「拜天公」為紐帶,將敬畏自然、祈福禳災的樸素愿望,編織成一張跨越時空的民俗傳統流傳了下來。
追溯 「拜天公」 的起源,它與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的崇拜緊密相連。在科技尚未發達的古代,人們面對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,如風雨雷電、旱澇災害等,感到無比的敬畏和恐懼,于是他們相信在天地之間存在著一位主宰萬物的神靈,能夠掌控世間的一切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