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鄉月最明,念家心更切。團圓雖千里,思鄉情更濃。每年農歷八月十五,皓月當空,散落的月光映入人間,平日里忙碌的人們終于能停下腳步,和家人共聚一堂,享受這團圓歡樂的重要時刻,中秋節的意義在這一刻被無限放大。中秋,原本只是一個慶祝豐收、感恩自然的節日,但匯聚了人們越來越多的愛,變成了一個寄托相思、祈愿團圓的溫馨節日。
恰恰正是這樣中秋節被賦予了一種獨特的韻味,在古往今來之間一直都倍受人們的喜愛,并創造、流傳下來了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,同時也因為人們的重視,中秋節也有著不少的忌諱。八月十五中秋節,和家人一起共享團圓幸福的時候,也別忘了遵循「3項習俗4個忌諱」,尊重老傳統,福氣臨家門。
一、拜月
中秋節起源于先秦,最終定型于唐朝,初始就是因為人們崇拜天象,故而選擇在秋分祭祀月亮,但由于秋分夜不一定有月亮,且不一定圓,才漸漸地把秋分祭月挪至了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,所以中秋節最重要的一項習俗便是祭月,也被稱為「拜月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
下一頁